今天,是培训的最后一天,我坐在明亮的教室里,思绪飞得很远。
还记得来青岛前的一刻,当我匆匆登上火车,在我眼前交替出现的是父、母亲依依不舍的双眼,还有前方一直召唤我的海浪、沙滩,我想象中美丽的青岛。
可来到这里以后我才发现:理想与现实之间往往有着巨大的反差。青岛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迎接了我这个异乡的过客。而培训,更是以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拉开了序幕。
调状态,要每个人声嘶力竭地高喊“我是最棒的”;学习百字新事,要彻夜不眠地在一夜之间收集三百件最近发生的“百字新事”;试讲课,还要精神百倍地在讲台上讲课,还得不断地修正、思考、推敲。在一片否定声中勇敢地前进。是的,每一步步履维艰,辛苦备尝。但是回望这一刻,我却如此的幸福,如此的满足,如此的不舍和快乐。
我永远都记得,第一次调状态时,马老师面无表情的样子,一遍一遍地高呼,一遍遍否定。我从他努力保持镇定或者说是冷血的面孔下,却读出了一份期待或者欣喜。最后,真的就放开了,我不再有无谓的矜持和害怕,不再顾虑。当我喊到世界仿佛只有我一个人存在时,再用力过后的畅快中,我读懂了讲师们的用心良苦。
我忘不了每一次登台的一刹那,一双双同学的眼睛充满期待地望着我,每一双眼睛都是鼓励,每一次目光的交接都传递着信心,每一次掌声,每一个表情,每一个手势,都让我深深地知道:他们支持着我,期待我的表现。我只有更努力地释放自己,把这份感激化成我课堂上的努力。
今天,我们要离开了。在离别的前一刻,我只想通过这一段文字,记下我们相处中的点点滴滴,且行且珍惜……
有一种心态,它能使你离成功更近一步,有一种心态,拥有了它,你便不再普通。其实很简单,就是让你的心态——归零。
有些事情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。有时我们我们命名知道一些道理,甚至用它去安慰别人,其实转过背问问自己的心,遇到同样的事,我们自己看得开吗?
曾经有人跟我说过这几个字眼,但当时没有什么感觉,当我成功的时候,我自信满满,精神百倍,约上三五个好友,庆贺一番,然后跃跃欲试等待下一次挑战。当我错过机会,则会怒形于色,暴躁至极。这时若是有人跳出来对我说别看得太重,要学会心态归零。我会觉得这样的人,这样的心态,没有一点激情,这样的生活简直不可理喻。人有情感就要表现,有怒气、怨气就要发泄,这样才会心情顺畅起来。
当我开到青岛的时候,但给我面对残酷的特训时,想起来时的第一天,刘老师跟我们说过要心态归零的话,我才瞬间大悟,原来,我一直误解了它。
心态归零就是,当你历经千辛万苦的时候,你以为终点就在眼前,定睛一看却发现偏离了目标很远很远,这时候你的选择是痛哭流涕地放弃,还是擦干汗水瞄准目标继续前行,昨天看电视的时候,介绍有一个从农村来青岛打工的人,他满怀激情地在一个饭馆里干活,起早贪黑,十分卖力,很快他便赢的了所有人的好感,正当他觉得生活慢慢不如正轨时,饭店重整,文化程度最低的他第一个被解雇了。当所有的人都以为他要退回老家的时候,他出奇的平静,他出人意料的选择了去学校读书。他不是不难过,不是没流泪,但是他懂得擦干泪水,瞄准另一个目标继续追寻,最终他法律大学毕业,凭着自己坚定不移的精神和“归零”的心态,开了一家青岛市最大的律师事务所。
心态归零,它表现在神的人生观、价值观里。一个人如果太在乎名利成败,那他的压力也将是最大的,抱着这样的心态,你就无法正常地思考、判断、发挥。当我站在讲台上,面对讲师的一次次批评和指正,我始终记住刘老师告诉我的一句话:“记住,当我面对批评的时候,你要时刻想着你是在进步了,你又成长了。”我深深地品味着这句话,并且我要做好,因为只有最为你负责的人才会指正你的缺点,但忠言逆耳,有很多人接受不了,那时因为他的心态没有归零,当我做到了的时候,我感觉这样真好,当我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的时候,我就更有勇气了,这是一个良性循环。
我感谢这次培训,交给了我的不知是技能,更是许多做人的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