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几天一眨眼就从指尖滑过,告别青岛的日子近在眼前,在这十几天的时间里,我尝试着将自己当成一个空杯子,面对一个新的世界。 导师们通过有效的训练方法来调整我们的心态和讲课的方式。起初,这种不管不顾的、甚至是歇斯底里的方式并不能为我们所接受。到了后来,才渐渐明白其中的因果。这段经历让我悟到,无论发生、授课、唯独做到忘我,才能融会贯通。当我们声音状态调整得大体得当的时候,下午的试讲课则逐一加入教态、眼神、声调、作文语言等要求。从之前的试听课稿到两次自选课,我们经历一次次锤炼,也一次次看到、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不足。导师的评价和判断为我们之后的从教生涯指出了努力的方向。 每日下午的试讲是惯例,上午的理论课安排亦是紧凑。随着课程的推荐,金笔作文完整的教学体系一步步地浮现在我们眼前。尤其令我觉得醍醐灌顶的,是教学按照文学规律来进行的设计。素材作为最基本的储备,在我们当前的作文教学中的却被忽略了。对照小学时我的习作,我不禁感叹现在小学生作文写作内容的匮乏。没有一双清澈的眼,没有一颗敏感的心,孩子们无法意识到自己的现实生活是一种多么丰盈的真实,也就无法写出鲜活生动、质朴感人的文章来。而金笔作文所倡导的生活作文之路,则是扎扎实实的对症下药。 而金笔作文“先做人,后作文”的理念,则与“文如其人”的熟语暗合。唯有其人之道才能文气沛然、骨髓精奇。关于这种种理趣,之前偶有思考短片若干,却始终无法连缀成篇。这次系统学习后才得以理清其中脉络。 这十来天的集训,更收获了不少思考。团队协作之美,更收获了不少思考。道路还将继续,而金笔之旅作为其中的一站,令我的内心更加坚定明亮。 |